首页

优美足恋视频

时间:2025-05-28 21:13:29 作者:人民论坛:纪律与自由 浏览量:74944

  纪律与自由(人民论坛)

  “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的内在统一性,深刻揭示了纪律与自由的对立统一关系。

  纪律规矩是党员、干部的言行标尺,尺度范围内享受自由,尺度范围外即被惩罚。纪律规矩又好比一道“安全护栏”,安全护栏内,党员、干部言行是充分自由的。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面对日益严密的纪律规矩网,个别党员、干部感到不习惯了、不自在了,觉得“工作没法干了”,凡此,都是错误地认为纪律规矩束缚了干事创业的自由。必须看到,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党的纪律历来反对的都不是自由,而是自由主义。遵规守纪不仅不会束缚干事创业的手脚,还会让党员干部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遵规守纪是一种彻底的自我“减负”,减的是各种不当作为带来的包袱。孟子有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人只有舍弃某些事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对党员、干部来说亦是如此。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实施,让党员、干部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纪律,做到凡是党规党纪禁止的就坚决不干,就会清清爽爽,有更大的身心自由和更好的状态专注于干事创业。反之,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看,他们有的忙于交友聚会、追求玩乐、沉迷嗜好等无用之事,有的忙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虚假之事,有的甚至忙于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丑恶之事,心为物役,身为利累,哪还有心思投入事业发展?

  遵规守纪是一种有效的自我“赋能”,赋的是襟怀坦荡、敢于斗争的正气。遵规守纪的人,内心一定是坦荡的、无私的、坚定的,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抓敢管。反之,如果没有严格遵规守纪,自身带了“瑕疵”和“短处”,就会患得患失,时刻担心被“拿捏”、被“牵扯”,哪还敢直面矛盾、解决问题?当前,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内部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形势,需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发扬担当精神、斗争精神,做到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困难面前迎难而上、风险面前积极应对,赢得工作的主动权。而敢于担当、敢于斗争的勇气很大程度上源自遵规守纪、坦荡无私的底气。

  坚定的革命者视纪律为自由。遵规守纪一旦变成一种习惯,内化为个人纪律修养,就能令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身心自由。遵规守纪不再是迫于外在压力,而是遵从内心召唤,是自洽的、自由的、自如的,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一种彻底丢掉了任性而为的更高级自由,也是当下广大党员、干部理应不懈追求的境界。(人民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亩产1251.5公斤!袁隆平“超级稻”创世界新纪录

行动方案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餐饮行业、机关食堂、企业食堂等人均每餐食品浪费量明显下降。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食品浪费行为;严禁制作、发布、传播宣扬暴饮暴食等浪费食物行为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

广西平果一车间爆炸事故致6死5伤 调查报告发布

当地时间2月29日,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起诉ChatGPT制造商OpenAI及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 (Sam Altman) 等人,称其为了利润而非“人类的利益”开发人工智能,并要求该公司共享技术。诉讼还提到,该公司一直将其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GPT-4的设计“完全保密”。

日本自卫队飞机坠海已致1人死亡 或为两机相撞

填补这一空白并非易事。21岁初登亚运会赛场,就收获两金的李越宏可谓年少成名。然而这位初出茅庐便扬名天下的射手,却在伦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场选拔赛落败,未能获得参赛资格。

12月10日央行开展141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习近平主席在历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对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在全国和自贸试验区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提高跨境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商务部会同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在2021年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探索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适用全国和自贸试验区的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

浙江义乌糖蔗丰收 红糖百年飘香今更浓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49年7月11日,历经浙江建筑公司(时为政府管理部门)、浙江省城市建设局、浙江省建筑工程局、浙江省建筑工业厅、浙江省基本建设局、浙江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等15次变革,是整体上市的浙江省属国有企业。

相关资讯
中国专家临床研究获重大突破 风湿免疫病诊治有了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处长喻海松在会上表示,对于盗伐林木、滥伐林木的对象系“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是否构成犯罪,如何追究责任,实践中确实存在不同认识。为统一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解释》坚持问题导向,对所涉问题作了专门规定,明确对盗伐此类林木的,在决定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裁量刑罚时,应当从严把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作为犯罪处理;对滥伐此类林木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宽处理。为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神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确保相关案件处理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公平正义,对盗伐、滥伐风倒、火烧、水毁或者林业有害生物等自然原因死亡或者严重毁损的林木的,不能与盗伐、滥伐正常生长的林木“一视同仁”,而应实事求是、体现区别对待,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严格控制,必要时可予以行政处理。(谢龙飞)

热门资讯